>
行业动态
2011年一对看似生活节俭朴素的普通夫妇竟然睡在8000万现金之上 
来源:乐虎电子 发布时间:2025-03-29 05:44:11

  虽然拥有这么多钱,但他们从来都不挥霍,不但生活节俭,甚至他们的父母还住在倒塌的院墙里。

  他们拥有许多套房产,手里存着许多的黄金,甚至是身家已经接近亿元,却从来不将这些财富存入银行,夫妻两人为什么这么小心翼翼呢?

  河南警方在这次行动当中收获了毒品2.8吨以及现金56麻袋,共计8000万元,加上搜查出的毒品,警方统计这些财产总估值已超越了一亿元。

  这起大案的侦破,在全国都绝无仅有,一般在警方办案过程中,如果能缴获几十克或几百克以上的毒品,就已经能被称之为大案。

  而如今这起案子的收获让民警们都目瞪口呆,造成这件事情的罪魁祸首,居然是毫不起眼的农村夫妇。

  为了侦破这起大案,警方也是费了不少心思,贩毒人员虽然不是职业毒贩,但却狡猾非常,警方对此也感觉到很棘手。

  事情还要从一个叫崔艳云的人说起,崔艳云是安阳一名农村妇女,与丈夫李五只共同支撑起一个家庭。

  两个人在婚后生下了一儿一女,但随着孩子的出生,经济压力也逐渐增大,两人不得不被迫走上外出打工的道路。

  最后,崔艳云为了照顾老人和小孩留在了家乡,丈夫李五只去外地做了销售工作,主要负责销售药品。

  但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谁不想发大财呢?正是这份贪念,害了当时在外地工作的李五只,最后拖累到了他的家庭。

  由于长期做药品销售工作,对于各个药品的成分都有了解,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五只接触到了一个名叫甲卡西酮的麻醉类。

  这种药品是国家管制的一类精神药物,是绝不允许私自贩卖和销售的,但是这种所谓的“药物”在化工产业也有用处。

  甲卡西酮等物质在化学上的名字叫做MAK,有不少化工厂需要用这种物质进行生产,这也让毒贩们看到了希望。

  李五只了解到这种药品的销路非常好,有人以化学原料的名义,将货进到自己手中,然后经过加工和包装将它变成毒品,再进行二次销售。

  把甲卡西酮从河南卖到山西,利润非常之高,甲卡西酮在民间有一个叫法,名叫“丧尸药”。

  1928年,在列宁格勒市,人们第一次发现了甲卡西酮,1989年,在美国密歇根州泛滥成灾,在2007年,法国警方也发现了这种毒品。逐渐的这种毒品散布到世界各地,不知在什么时间流入我国。

  卡甲西酮能够引起高度的心理成瘾性,吸食过后会有强烈的兴奋感,增强,减少睡眠同时减少食物的摄入。

  吸食过多会产生妄想,焦虑,失眠,营养不良,脱水和周身疼痛等不良反应,虽然其成瘾程度低于,但是依旧是危害极大的毒品之一。

  据研究表明,卡甲西酮这种物质能够导致急性的健康问题,还有不可逆转的永久性脑部损伤甚至导致死亡。

  2012年5月26日,美国迈阿密的“啃脸案”,主要是因为当事者吸食了大量的甲卡西酮。

  但财富的诱惑还是太大了,李五只不由得心动了,为了可以做好这门生意,李五只把妻子也叫到自己的工作地点。随后,他又召集了众多人手,组成了一个大型的贩毒团伙。

  2009年12月,夫妻俩以每千克700元的价格从某化学医药公司那里开始购买化工原料MAK,随后再经过加工,以每千克14000元的价格贩卖给山西毒贩。

  夫妻二人通过特别隐秘的方法躲过了路上的检查,很快就将他们加工好的成品卖到了山西。

  结果,一经倒手夫妻俩就把利润翻了20倍,这样巨大的利润,让夫妻俩兴奋异常,在当时的夫妻二人看来,这个生意简直“一本万利”。

  根据民警调查,夫妻俩从这个公司一共购买过15.7吨的原料,他们的收入让人难以想象。

  仅仅几个月,夫妻俩就赚得盆满锅满,但是此刻他们贪婪的心已经抑制不住了,若能够以更低的价格得到原料,他们就能有更高的收入。

  为了能够进一步压低成本,为我们自己所带来更大的收入,夫妇二人决定想办法自己提炼甲卡西酮。

  但是夫妇二人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对化学原料的提炼,根本就是一窍不通就更不要提自己动手来操作了。

  经过多方打听,他们听说汤阴县有一个姓袁的人,曾经在多家化工厂打过工,对这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夫妻二人随即动身,请袁某替自己制造甲卡西酮,他们给出的价格非常让人心动,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袁某答应了下来。

  压缩成本之后,夫妻二人就会赚得更多,但当他们看到袁某合成的甲卡西酮时却非常的失望。

  很显然,袁某的水平还是不过关,提炼出来的甲卡西酮质量并不高,夫妻俩这才放弃了自己合成甲卡西酮的想法。

  但是夫妻俩不知道,正是这次寻找袁某制毒的行动,暴露了他二人的踪迹,成为了他们夫妻被捕的助推剂。

  2009年底,有人因为吸食了过量的甲卡西酮,从楼顶一跃而下,这件事情迅速引起了警方的注意,随后警方开始在全国各地打击贩毒分子。

  2010年11月安阳市禁毒警察在追查线索的过程中,接到一个举报,举报人称,汤阴县有人非法研制违禁药品。这条线索迅速引起了警方的重视,他们跟随线索进行追查,最终追查到了一家非正规生产的地下化工厂。

  这家化工厂名叫科信,就藏在一户普通的居民家里,缉毒民警们最终通过线索找到了袁某的家。

  警察当场缴获了大量用来提取化学物质的设备,收缴了大量国家管制药品,将负责人袁某抓捕归案。

  随即,他们对袁某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袁某曾接受过某化工厂的所谓“经理”的委托,制造毒品甲卡西酮。

  民警并没有打草惊蛇,经验告诉他们,在这个“经理”背后还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他们决定先观察一段时间,找到与“经理”对接的其他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民警发现“经理”通讯当中有一个人名叫“五的”,双方来往密切,非常可疑。

  这个“五的”正是崔艳云的丈夫李五只,迷雾渐渐拨开,夫妻俩大毒枭的身份暴露在民警眼前。

  民警本来想要对这夫妻二人再观察一段时间,没想到在一次抓捕过程中,李五只恰巧被民警碰到。

  为了不使更多的毒贩逃跑,民警只好迅速出击,对李五只的贩毒团队进行收缴,但由于行动仓促,崔艳云在这次行动中挣脱了法网。

  崔艳云是团队中必不可少的人物,负责赃物的藏匿和赃款的保管工作,也就是说,崔艳云手中握着所有毒品以及他们非法赚取的收入。

  李五只的组织非常严密,崔艳云负责的工作对别人严格保密,甚至就连丈夫李五只也不知道一些毒品和赃款的去向。

  崔艳云的重要性不需要过多描述,如果不能快速将崔艳云抓捕归案,将非常有可能导致大量的赃物被紧急销毁,或是被紧急转移。

  根据李五只交代的信息,民警组织一个小队在夫妻二人平常活动的小区及另外的地方进行蹲守。另一队民警对其可能躲藏的小区进行封锁摸排调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5月7日上午,在崔艳云屋外蹲守了整整一天的警察终于等来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经过仔细辨认,她就是民警要找的崔艳云。

  当时的崔艳云从后门走出,警惕的东张西望,但民警没有给她逃脱的机会,立即冲出将崔艳云捉拿归案。

  在被抓捕后,崔艳云并不配合民警的调查,对于民警的讯问,崔艳云一直抗拒不从,不愿透露自己藏匿毒品的地点。

  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民警决定双向出击,不但调来了一名心理突破专家,还组织另一队民警对崔艳云身上所带的一串钥匙做多元化的分析调查,崔艳云一直拒绝交代这串钥匙的作用。

  根据观察,民警发现崔艳云夫妇所居住的小区,每个单元都有一户防盗门,在进入防盗门后才是各个业主的入户门。

  而民警手上的钥匙正好有两把,那么,崔艳云夫妇所住的小区会不会就是其藏匿毒品的地点呢?

  为了快速将赃物进行缴获,民警派出一个小队,拿着这两把钥匙,对二人所住的小区挨户进行排查。

  经过逐个试验,钥匙最终成功扭动了13号楼的大门,看来崔艳云夫妇的家就住在13号单元楼。

  最终,民警成功打开了13号1单元9户的房门,推开门之后,民警发现这个房间很不寻常,并不进行装修,可以说就是一间土坯房。

  房间里家徒四壁,但又绝不能说是空空荡荡,在房子里堆着密密麻麻的纸箱和麻袋,好奇的民警伸手将这些麻袋和纸箱打开。

  一时间,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些麻袋与纸箱里面装的全部都是人民币。

  经过对现场赃款的清查,在这个房子里,一共收缴了四千多万元赃款,如此数额巨大的赃款让所有民警都感到震惊。

  但这还不算完,第二天凌晨,民警又在离此不远的另一个小区找到了另外四千多万元现金。

  但是仅仅收缴赃款还远远不能够达到目的,二人贩卖的毒品藏匿地点还没有套出来,心理公关专家身上的压力瞬间增大。

  经过对夫妇二人不厌其烦地审讯,终于在2011年5月13日,民警得知了其毒品的藏匿地点。随后,民警赶到了位于殷都区铁佛寺的一间出租屋。

  虽然在去的路上,民警已经对二人藏匿的毒品数量有了心理上的准备,但到达现场后,大家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了。

  搜查到毒品的数量之多,简直令人很难来想象,这样的数量在新中国历史上都极其罕见。

  在二人落网之后,民警来到了二人所住的村落进行走访调查,根据邻居的描述,夫妻二人平常在老家非常老实,根本看不出二人发了这样一笔横财。

  有钱之后,他们更不敢花钱了,害怕金额太大暴露不敢把钱存到银行,为了消化这些非法收入,二人只好囤积一些房子和黄金股票等。

  为了隐藏自己有了金钱,以前的每年过年二人走亲戚时都会带两只烧鸡,但在发财之后,二人走亲戚所带的烧鸡从两只缩减成了一只,就是害怕被发现他们身上有着巨额的财富。

  在一开始,二人将所收到的钞票隐藏在村里的一间破落瓦房里,但夫妻二人还是不放心,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会将现金进行转移。

  随着不法收入的慢慢的变多,破落瓦房被发现的风险也慢慢变得高,二人随即在县城买了两套房子,就用来藏匿赃款。

  到后面甚至发展到把赃款藏到床下,睡在上面才能使他们有安全感,很显然,不义之财花着还是不踏实。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夫妻二人终究是难逃法网,在被抓捕归案后,夫妻二人拒绝媒体的采访。

  贪婪最终使他们坠入了深渊,在金钱的诱惑下,多少人走上了贩卖毒品的这条不归路,最终深受其害。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财和毒品都是诱惑,我们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不取不义之财不做不该做之事,远离毒品远离违法犯罪。

联系我们
乐虎电子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冀ICP备05012162号